维多利教育——免联考MBA、EMBA、DBA在职教育!

免联考MBA课程免费试听

每天仅限前50名预约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在职免联考 > 课程回顾 >

卓越领导力:如何从“做事”到“带人”,再到“创未来”?

发布时间:2025-04-08 文章来源:免联考

  

  领导力作为现代管理学的核心议题,始终是组织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键驱动力。3月21日,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陈纪稳老师在香港亚洲商学院云课堂为亚商学员主讲了《卓越领导力》这一课题,老师从理论溯源、实践应用及变革趋势三个维度,系统剖析了领导力的本质与修炼路径。

  

  课程结合东西方经典理论与中国传统智慧,构建了一套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的领导力体系。现从课程的核心章节出发,回顾其中的理论精髓与实践启示。

  01领导特质理论与应用

  领导特质理论是领导力研究的起点,其核心假设是“卓越领导者具备某些共同特质”。老师从东西方的理论演进历史展开讲解。

  西方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特质理论——强调先天禀赋,如领导者天生具备一些与众不同的品质,到现代三维特质理论——技术、人际、概念能力的演进,并衍生出魅力型领导、信誉基石领导等分支。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智慧则更为深邃,如《孙子兵法》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便是对领导者特质的经典概括。《论语》强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将领导者的德行与能力统一为“三德修炼”。为我们揭示了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也为我们提供了判断领导者特质的标尺。

  

  老师指出,现代领导特质的“特”体现在以下四重差异:

  1、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差异:如机遇意识与抗逆能力;

  2、不同领域领导者的差异:技术型领袖需精通业务,而政治领袖需擅长权变;

  3、不同层级领导者的差异:高层需战略视野,中层需执行能力,基层需专业素养;

  4、先天与后天的辩证性:如“智德”可通过学习提升,“勇德”需在实践中磨砺。

  

  接着,老师引入“冰山模型”解释领导特质的层次性,分为表层和深层。表层——知识、技能,决定短期绩效,深层——动机、人格,决定长期发展。这一模型解释了职场中副职可能因专业能力突出,但晋升为正职后若缺乏战略思维与团队凝聚能力,则难以胜任更高层级管理岗位的现象。

  启示

  领导特质的培养需“分层对标”,避免盲目模仿。例如,基层管理者应强化技术能力,而高层需修炼概念能力与格局视野。

  02领导行为理论与应用

  传统管理行为以“控制”为核心,而现代领导行为强调“双向影响”。库泽斯的“五种行为”模型: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与中国的个人品德、工作绩效、团体维系CPM理论殊途同归。

  

  老师强调,领导者应该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同时,也要注重工作绩效的提升,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目标;此外,还要注重团体维系的加强,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领导决策行为方面,老师为我们阐述了管理决策与领导决策的区别。他认为,管理决策更注重目标、效率、成本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而领导决策则更注重愿景、变革和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应该具备前瞻性和战略性思维,注重倾听群众心声、融合各家智慧,遵循兼容激励、竞争合作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在领导用人行为方面,老师强调,领导者应该具备个性化、柔性化、隐性化和制度化的用人理念,同时,也要注重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善于从员工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业绩表现等方面发现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

  启示

  领导者的核心能力在于“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03导情境理论与应用

  领导情境理论,主要探讨领导者在不同情境下所应采取的领导方式和策略。领导有效性不仅取决于领导者行为对追随者的影响,更取决于领导者、追随者与领导情境的匹配程度。

  

  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应该注重领导任务、领导事件等情境因素的变化,灵活调整领导方式和策略;因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领导方式,只有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权变智慧。

  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领导用权的策略和授权的目的、步骤及权变。他认为,领导者在用权过程中应该注重软权力和硬权力的结合,先软后硬、多软少硬;在授权过程中应该注重因事授权、视能授权、因责授权和视德授权等原则。

 

  老师认为,领导艺术是外在环境的“变”与内在追求的“不变”的统一;领导者在应变过程中应该注重客观实际和主观实际的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还要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注重务实创新和灵活应变。

  启示

  权变的本质是“变与常的统一”。领导者需在坚守核心价值观(如诚信、以人为本)的同时,灵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04领导变革理论与应用

  老师通过引用名言的方式,引发我们对领导变革重要性的思考:“逆着环境是蠢人,适应环境是能人,改造环境是伟人。”领导力的终极考验,是从如何“适应变化”升级为‘创造变化”。

  领导变革理论的研究路径是从情境到变革、从交易到变革、从管理到变革;实践推动则是来自改革浪潮的推动和领导实践的探索。

  

  在创新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具备新民对象和新民逻辑等创新思维;同时,还要善于建设新世界,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创新。在领导思维方面,领导者应该具备超前思维和平衡思维等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资源整合。

  老师认为,未来领导变革将呈现价值领导与共享领导、简约领导与平民领导、柔隐领导与制度领导等趋势。

  价值领导:通过使命驱动替代KPI驱动;

  简约领导:减少流程干预,聚焦战略方向;

  制度领导:通过文化隐性影响替代直接命令。

  启示

  变革时代,领导者的终极目标是“让领导力无处不在”——通过赋权、共享与制度设计,使组织具备自驱力。

  END

  哪些人适合读MBA?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维多利教育整理,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点击咨询客服或拨打服务热线:与客服交流 !同时您还可以关注维多利教育微信公众号,随时获取MBA、EMBA、DBA相关信息。

高端院校

.  推荐阅读  .

合作伙伴

免联考MBA报考流程

报考流程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