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教育——免联考MBA、EMBA、DBA在职教育!

免联考MBA课程免费试听

每天仅限前50名预约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在职免联考 > 课程回顾 >

从稀缺到战略:管理经济学的决策逻辑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3-25 文章来源:免联考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商业时代,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需要具备一双洞察经济规律的慧眼,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月8日,南京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院恢光平教授在亚商云课堂,为全国数千位亚商学子主讲了《管理经济学》这一课题。恢教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揭示了经济学的奥秘,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企业管理实践中。

  以下是本次课程的详细回顾,希望能够为正在探索管理之道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启发。

  01

  经济学与经济社会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做任何事都有相应的动机,一个人是否做一件事考虑的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当收益>成本就可行。

  经济学的“两个假设”和一个事实

  假设1:人是理性的,追求最优化结果

  这是弱假设:因为人往往不理性,但追求最优化给出了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参照系。

  假设2:人是自私的,总是追求自己的利益

  这是强假设:人是自私的,同时也有同情心和爱心。但爱心有限,爱心不能扩张,于是我们需要一个陌生人打交道的平台,那就是市场。

  一个事实:有限的资源和相对无限的欲望,以及由这个事实产生的稀缺不可避免和选择的必要。

  

 

  因为稀缺不可避免,所以无论家庭、企业,还是政府,在进行选择(或称进行资源配置)时就必须将效率放在首位。经济学强调效率,这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

  1、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即资源配置问题;

  2、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即资源的利用问题。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管理经济学对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我们先来了解经济学中几个重要概念:

  1、机会成本:我们选择某一选项时所放弃的最大代价。比如我们今天坐在教室里学习,那我们就不能陪伴久未相聚的家人了。因此,机会成本告诉我们做任何选择要“斤斤计较”

  2、沉没成本:已经付出不可回收的成本。假如你买了一张电影票去看电影,但是看了不到一半你发现电影太烂了,经济学家会告诉你马上离开,与对机会成本“斤斤计较”态度相反,主张对沉没成本采取“随它去”的超脱态度。因此,企业进行面向未来决策时不应考虑沉没成本。

  3、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的生产所增加的成本

  4、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

  

 

  老师告诉我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可以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案例:如何以打折的价格买到心仪的产品?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让商家付出的沉没成本越高,成功的概率就越高。因为商家在你身上消耗成本越多,就越想把你的生意做成,当然我们不提倡这种薅羊毛的行为。

  02

  市场供求及运行机制

  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市场配置引导资源的配置,而价格又恰恰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价格提高,需求就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就增加。影响供需和供给的因素包括物品本身的价格、替代品、补充品、技术水平、预期价格等等。

  

 

  价格是资源配置最好的手段。资源在不同人之间的配置,其实质是人们对资源的竞争。

  分配的规则包括暴力、身份地位、抽签、财富实力、智力、排队、按需分派等等。

  案例:如何用规则看待“内卷化”?

  没有任何一个规则是比别的规则更公平,因为每个人的禀赋不同;每一种竞争规则本身都有成本,一旦规则确定下来,大家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个过程会消耗资源、时间、金钱、精力等;

  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应用:当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称之为:“需求价格弹性”。

  一共有五个种类:

  完全缺乏弹性: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固定不变;

  需求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单位弹性:价格升降的比率对应需求;

  需求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弹性无穷大:价格稍有变化,需求量变动无穷大。

  每当出现新的情况,新的冲击的时候,人们寻找替代方案的范围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没那么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选择替代方案的空间会越来越大,也就是需求弹性会变得越来越大。

  特别强调,有一种垂直的需求曲线,无论多高的代价,需求量都不变。它代表的是一个人没有办法寻找任何的替代方案,比如看病的特效药。

  

 

  对企业的意义:即使企业目前的产品在市场上独一无二(因为技术、行政等壁垒),没有替代品,企业获得了高额利润,但企业必须对可能的变化保持高度敏感,否则,大厦可能顷刻倒塌。

  案例:企业如何调整产品定价更合理?

  同一款闹钟,A商店卖100元,B商店卖60元,很多人会选择花10分钟的时间,从A商店到B商店去购买闹钟,来节省这40元。同一款名表,A商店卖6600元,B商店卖6550元,同样10分钟的路程,而且可以省50元,但很多人仍然会在A商店购买名表。

  这其实是“比例偏见”,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所以你知道如何利用降价促销更有效果了吗?

  

 

  03

  生产行为与最优决策

  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斯研究关于企业本质的结论:企业存在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

  市场上存在着巨大的交易费用,是人们愿意放弃自己的一部分自由、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权益,进入企业工作的原因。企业之所以不会越做越大,那是因为企业内部也有管理成本,协调工作的难度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急剧增加。

  

 

  交易成本越低的事情,越应该外部化;管理成本越低的事情,越应该内部化。

  案例:

  公司庆典(年会)是自己操办?还是外包给专业公司操办?

  行政部说:“请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的所有同事,需要20多人一起来办这件事情。找外面的专业团队来做,行政部只需要几个人来协助就可以。如果是你,是让自己的员工来做,还是找外面的公司来做?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

  判断标准:如果投入20多人来办一场晚会的管理成本,高于请会务公司的交易成本,那就应该请会务公司来做。

  当管理成本大于交易成本的时候,这件事情应该交给市场,在企业的外部完成,而不是自己来做。雇佣客户,就是把对员工的管理,变成与客户的交易。

  

 

  另外,如何通过建立部门独立的损益表树立成本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个公司里,对成本承担责任的部门,叫“成本中心” ,比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行政部等。对成本和收入同时承担责任的部门,叫“利润中心” 。每个利润中心,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损益表。

  分析完成本,我们来到最关注的收益问题。通过边际成本比较边际收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果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意味着增加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大于增加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带来的总成本增量,此时增加产出可以增加利润,反之则减少。

  04

  市场竞争与企业行为

  老师结合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市场竞争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

  

 

  1、中国正面临逆全球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

  2、外循环收缩、内循环承压,产业链重塑任重道远;

  3、内循环为主,将激活更多新需求、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4、产业的升级变革要求提升产业的水平,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形成一批有超强实力的“产业链链主”;

  5、未来产业竞争的新焦点:数据+算力+算法。

  老师强调了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等策略来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在品牌建设方面,老师介绍了品牌容器的概念,包括品类价值、品味价值和品质价值。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价值主张,企业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占据重要地位,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老师还强调了创新在品牌建设中的关键作用,鼓励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最后寄语

  《管理经济学》这门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企业运营和决策问题,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掌握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我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课程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八字箴言——开拓创新、随机应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不能再用昨天的思维来看待今天的问题,并指望明天还能立于不败之地。

  END

  哪些人适合读MBA?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由维多利教育整理,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点击咨询客服或拨打服务热线:与客服交流 !同时您还可以关注维多利教育微信公众号,随时获取MBA、EMBA、DBA相关信息。

高端院校

.  推荐阅读  .

合作伙伴

免联考MBA报考流程

报考流程 立即报名